东日本大地震至今7年。展望受灾地区的现在与未来
post date : 2018.04.11
本页主要针对日本各大报纸(朝日、产经、日经、每日、读卖)对同一问题发表的社论进行比较和分析。
朝日新闻:大地震时过7年 “心灵的重生”任重道远
产经新闻:东日本大地震7年 坚定守护“未来的生命” 永世流传教训至关重要
日本经济新闻(日经):克服谣传和淡忘 扎实重建
每日新闻:特大地震7年 福岛地方政府 连接与故乡纽带的途径
读卖新闻:特大地震7年 必须确保对策加速重建
至2018年3月11日,距东日本特大地震的发生已是整整7年了。
复兴厅称与1年前相比,避难者虽已减少了约5万人,但现在仍有7万3000人以上过着避难生活。另一方面,临时简易房的入住户数从最高峰的约12万4000户降到了1万9000户。同时,岩手、宫城和福岛等3个县为受灾者设计建造的永久性住房――灾害公营住宅,约建成2万7800户,已完成了计划的90%以上。
但是,福岛县依然持续遭受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影响,时至今日还有5万以上的人们不得不忍受避难生活。双叶町与大熊町的放射线量依然很高,当地居民回归无日。这两个町之外,其他地区全都解除了避难指示,然而去年春天解除避难指示的4个町村居民的回归率仅停留在3~31%的低水平。虽然解除避难有所进展,居民的回归却很迟缓。
全国大报都于同月11日发表社论,要求给予受灾地区长期有效的扎实重建。同时,还评论了避难居民的回归、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处理等堆积如山的课题。
■ 时至今日核电站事故的影响依然持续
现在,转移到高地上的住宅用地的平整和重建的住宅建设,都已经完成了计划的90%以上,受灾者搬离临时简易房也有了重大进展。对此,读卖给予了积极评价。但同时指出,现实上60%用于住宅建设的加固地基没有利用计划,“即使平整进展顺利,却难以展望将来的市街蓝图”,强调“国家对重建事业投入了庞大的经费,结果却很有可能成为空地。应鼓励受灾地区之外的居民和企业也积极加以利用,形成真正繁华的振兴至关重要”。
另外还指出,由于受核电站事故的影响,曾指定11个市町村的居民避难。如今,早已对其中的9个市町村解除了避难指示,可时过1年回归富冈町和浪江町的居民“只有3%左右”。理由是医疗设施不充分,商店等也太少。富冈、浪江、饭馆等5个町村从4月起将重开公立中小学,可准备上学的学生人数也只是核电站事故发生前的3%左右。因此,读卖认为年轻一代不回归的话就看不到地区的未来,“要让学生固定下来,推进引进育儿一代前来定居的政策必不可少”。要求政府“(中略)有必要采取切实措施重点完善幼儿园和住宅用地”。
现在储藏已净化的核电站事故中受过放射性污染的水的水箱超过了630个,存放场地严重不足。对此现状,日经认为“净化水中只含有低放射性的氚,从科学理论上讲稀释后排放入海没有问题”,提议到“因渔民害怕受到谣传之害,政府和东京电力应竭尽全力向消费者说明,获得对排放的理解”。另一方面,对于在核反应堆建筑外壳周围修建“地下冰墙”(通过管道向福岛核电站反应堆下面注入零下40摄氏度的冷却液,以便形成一个人造冻土层,隔断电站内外水体交换的渠道),防止地下污水外泄之举,认为已经投入了345亿日元以上的建设费却无明显效果,要求“对费用投入到何时需要重新加以研究。(中略)每个月花费十几亿日元维持费是否有价值,应考虑经济效益作出冷静判断”。同时,还指出“(福岛县民中)5万人仍遭受避难之苦,已回归故乡的居民也因农产物销售不佳正与谣传之害抗争”,强调“如今的状况是去污产生的污染土到处堆积如山,要消除放射污染的谣传并非易事”。
每日追踪报道双叶町的现状,并把着眼点放在以居民为对象的意向调查上。由于福岛第一核电站座落在双叶町,整个双叶町的96%被指定为回归困难地区,众多居民不得不在县内外其他地区避难。每日指出调查结果显示,回答“愿意回归”的人虽只占全体受访人的10%多,然而约60%的人回答“希望保持与双叶町的关系”,要求继续维系与故乡的纽带关系。认为福岛地方政府考虑重建的关键在此,应研究长久不息的对策。另外,由于今年春季解除避难指示,由东京电力支付的赔偿费也将随之中止。对此,每日认为“受灾者被迫做出在何处生活的选择。然而,还有许多人因工作或家属的原因无法决定回归的方针。考虑将来回乡的人也可能为数不少”,提出“应研究规定,对即使户籍不在的人群,只要按规定登录也应当赋予和故乡居民同样的地位”。
■ 不可忘却的“心灵重生”/世代流传的意义
朝日提出,自震灾以来历经7年,现在还有很多受灾者苦于内心的恐怖与失落感,主张应以每一个受灾者为对象,贴身关怀,必须帮助他们进行“心灵的重生”。并指出,“治愈心灵的创伤,并非忘却已故者,也非封闭记忆的大门。受灾者作为重塑自身的珍贵部分,能够直面过去回首以往。为此,有必要围绕受灾者给予长期的支持与关怀”,同时还强调“由于心灵承担越重,越需要长久时间等待时机的成熟”。
产经表达了对“震灾记忆淡忘”的担忧,强调到港湾的整修与住宅的重建掩盖了震灾的痕迹,“重建加速了对震灾记忆的淡忘。(中略)如何继承和流传震灾的记忆与教训,不仅仅是受灾地区,对于自然灾害频发的整个日本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课题”。因此,“永世不忘世代流传,将挽救未来的生命”,呼吁受灾地区“现在正值寻求‘话语力量’的时候”。
Photo: AFP/AFLO
注:此页内容来源于公益财团法人Foreign Press Center(对外新闻中心),不代表任何团体和政府机构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