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神大震灾23周年。记忆正在风化,我们在教训中学到了什么
post date : 2018.02.08
本页主要针对日本各大报纸(朝日、产经、日经、每日、读卖)对同一问题发表的社论进行比较和分析。
朝日新闻:阪神大震灾 传承体验,做好准备
产经新闻:阪神大震灾23周年 以此为新起点追思历史
每日新闻:阪神大震灾的教训 培养受援能力
读卖新闻:阪神大震灾23周年 进一步提高自我救助的意识
自1995年发生阪神大震灾以来,至今年1月7日已经过了23年。全国4大报(日经除外)于同日纷纷发表社论,重申传承记忆,吸取教训的重要性。
当时以神户市为中心兵库县南部发生的阪神大震灾,造成了6,434人死亡,约4万3,800人受伤,经济损失总额达10万亿日元以上。在东日本大震灾(2011年)发生之前的地震中,阪神大震灾是战后规模最大的自然灾害。而另一方面,地震后短时间内救灾活动非常踊跃,仅3个月之间就共有117万人次参加了志愿者救灾活动,也被称为日本的“志愿者元年”。
然而,去年12月末,却发现有人恶作剧,在刻有遇难者名字的“慰灵与复兴纪念碑”(位于神户市中央区)上涂鸦了“笨蛋”、“傻瓜”等字样。如今,时隔半个世纪,对正切实被“风化”的大震灾教训和记忆,我们应如何重新思考。
■ 阪神大震灾给予我们的教训
作为阪神大震灾的教训之一,每日提出震灾后全国的地方政府都派遣了救援职员,但未得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当时最高峰时约有32万人避难,震后约2个月期间,全国各地政府共派遣了20万人次的职员前往灾区救援,但仅仅派救援并不能顺利推进振兴重建工作。因此强调,受到救援的地方政府怎样提高“受援能力”,有效利用救援至关重要。同报还指出,从总务省消防厅的调查了解到,东日本大地震之际,“各地方政府派遣支援的职员也达到9万人次,然而灾区的很多地方政府却未能有效分配他们工作”,事先决定了救援人员工作的都道府县、市町村政府不足总体的10%。神户市于2013年基于阪神大地震时接受过救援,而东日本大地震时又实施过救援的经验,制定了灾区接受救援计划,在日本全国尚属首次。
读卖则对受灾者生活重建支援法的支援制度给予了肯定评价,认为该制度来自于大震灾的经验,“改变了以自费为原则的住宅重建,为公费支援开辟了道路”。这是对在大规模灾害中住房完全倒塌的家庭,发给最高300万日元补助的制度,至今已有20个年头了。适用于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等72种自然灾害,自1998年制定以来,补助对象超过了25万个家庭,补助总额达4,229亿日元。另一方面,对于增加补助金额的呼声,则认为鉴于现今的财政实际情况,增额难以实现,指出我们“必须正视行政主导的‘公助’所存在的局限性这一现实。(中略)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每个人的‘自助’意识”。
■ 给记忆风化敲响警钟
朝日对神户市的“慰灵与复兴纪念碑”的涂鸦恶作剧进行了严厉谴责,认为“虽不清楚何人怀着何种目的作出如此行为。但是,我们绝不能容忍伤害受灾者的行为”,同时强调,“记忆风化正在加剧,对此我们要不断宣传,不让灾害经历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神户市民中,地震后出生的和地震后迁入的市民已超过40%,而且在政府职员中,半数以上没有震灾的经验。此外,去年居住在灾害复兴公营住宅的64人孤独死,在同公营住宅的孤独死人数已超过了1,000人。呼吁“有着悲惨经历的人应积极传播记忆。而震灾悲惨经历共享力将成为减少受害、保护生命的抓手”。
产经也批判了涂鸦恶作剧的行为,表示“遗憾之情难以表达”,“犯罪行为居然如此卑劣无耻,严重沾污了牺牲者,也表明了记忆风化切实在加剧”。而且,不久将迎来7周年的东日本大地震的记忆也正在风化之中,指出“任由灾害记忆风化的社会绝不会是个好社会”,呼吁人们回想起被称为“志愿者元年”的阪神大震灾的那一年,强调“如今我们应重新整理震灾记忆,并不断传承给不知道大震灾的后代”。
Photo: AP/AFLO
注:此页内容来源于公益财团法人Foreign Press Center(对外新闻中心),不代表任何团体和政府机构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