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1上通过“巴黎协定”
post date : 2015.12.22
朝日:共有危机感是第一步
产经:日本的知识与技术成为了该协定的灵魂
日经:巴黎协定促进向低碳社会变革
每日: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
读卖:全世界携手实现目标
Photo:State Department via Best Image/AFLO
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COP21)”上通过了作为国际合作框架的“巴黎协定”,而该协定成为2020年以后应对地球温室化的新对策。它取代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成为新的温室化对策的世界性规则。加入该条约的196个国家与地区均参加了本次会议并首次对该项协定达成共识。
日本全国五大报纸在12月15日的社论里均以此为主题进行了评论,针对巴黎协定的通过认为尽管尚“存在很多课题”,但是加盟国全部参加并达成共识,这是“历史性的”“巨大进步”,一致表示了欢迎。
日本经济新闻评价道,“京都议定书里只规定发达国家具有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义务,与之相比此条约可以说在对策的实效性和公平性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又提到了具体措施的方向性,“重要的是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切实地朝着实现‘低碳社会’而前进”。
读卖新闻也表示了对该条约的欢迎,“所有国家能够在努力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体制上达成共识,这是地球温室化对策的一个重大进步”。但同时又阐述道,“各国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实现目标,是否能够进一步提高目标?这考验着巴黎协定的实效性”。
朝日新闻对该条约也给予了一定的评价,尽管“该条约反映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是各国间相互妥协的结果,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即便如此,以前目标都是将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控制在2度之内,而该条约明确提出‘努力控制在1.5度以内’,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每日新闻分析“尽管在巴黎同时发生了多起恐怖袭击,但通过在地球温室化对策上达成共识,促进了世界的团结”,此外又对COP21的意义作出诠释,“温室化带来的异常气候以及自然灾害直接影响着贫困阶层,这又与难民及纷争的产生密不可分,成为恐怖袭击的温床,全世界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产经新闻评论道,“本条约跨越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差异,构建的体制使得所有国家都加入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来,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京都议定书由于没有美国的加入而失去了主要作用”,因此要求政府要谨慎对应,“在国际交涉中,重要的是要从历史里吸取经验”。
■ 日本的措施
读卖和产经都谈到,由日本率先开展的支援发展中国家的节能对策,将其削减量的一部分能够纳入“二国间碳信用额度制度(JCM)”。读卖评价道,“该制度被巴黎协定所采纳,是‘日本外交的成果’”,并强调“和国内对策相比,对发展中国家开展节能支援,花费少而成效大,值得积极推广”。产经认为为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采取JCM是有效的,并表示了期待,“如果能够推广,可以跨越国境,在全球范围内打开大幅削减温室气体之路”。此外,在通过JCM获得支援的国家中,有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第1位和第3位的中国及印度。对此,读卖认为“不要仅局限于自主目标的实现,而是要努力实现进一步的减排”,产经也提到,“中国和印度等作为排放量大国,迅速实现其能源统计的完善和公开是当务之急”。
日经针对日本企业所开展的温室化对策,给予了高度评价,“依靠技术能力切实解决问题是日本企业的真正本领,这种姿态在海外也受到了认可”。但是“日本企业只是热衷于将自家的门院打扫干净,而缺乏改变世界面貌的想法”,强调应该多向欧美企业学习,推进与政府及非政府组的合作。
每日提出忠告,“安倍政权仍在积极推进重启核电站的路线,但是作为经历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国家,日本有责任平衡这两者的关系——摆脱对核电站的依赖与环境保护”,又指出“首先应该在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及节能上加大力气”。
朝日提出了严厉的看法,“在巴黎几乎没有显示出日本的存在感”,“国内生产总值世界第3、气体排放量世界第5的日本”,“在社会及产业结构方面,应该更积极地朝着无碳化转变”。此外,该报提出“与外国相比,日本的薄弱之处就在于超越个体来共同实现节能化。个人、家庭、企业联合起来,不是强人所难,而是可以更有效地推进节能的实现”。
此页内容来源于公益财团法人Foreign Press Center(对外新闻中心),不代表任何团体和政府机构的观点。